“我们有一流的产品,这是我们擦亮‘吉’字招牌的底气。”“我们用七年时间做大人参品牌,现在,我们要向世界一流进击。”“我们要用消费者的信任,树起我们的市场口碑”……
8月12日,在2016中国·吉林品牌农业高峰论坛上,除了嘉宾的精彩发言赢得了人们的阵阵掌声外,省内农产品品牌塑造典型也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
曾几何时,吉林农业有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经历过“货好价不好”的无奈,也有过沦为别人原料基地的伤痛。然而,在迈向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吉林人以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以后发优势,在农业品牌建设的道路上杀出一条血路,打响了一个又一个响亮的“吉”字号。吉林大米、长白山人参、精气神山黑猪,就是个中翘楚。
那么,这些农产品在品牌塑造上有哪些亮点和秘诀?省粮食局副局长杨光、省参茸办主任孙振天、吉林精气神有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延群分别介绍了吉林大米、长白山人参、“精气神”山黑猪的“品牌经”。
“五个一”擦亮“白金名片”
“塑造一个品牌、构建一个联盟、搭建一个平台、建立一套标准、拓宽一批渠道。”持续实施的“五个一”工程,让吉林大米从“养在深闺人不识”完成了到跻身国内大米名品行列的转变。
在杨光看来,吉林大米品牌塑造“底气十足”。底气,来源于吉林大米的品质优势、文化优势和产业优势。
杨光介绍说,吉林生态环境良好,多年来,不断更新升级的水稻品种和先进科学的加工仓储,确保了吉林大米的品质上乘;而贡米之乡的历史地位和悠久的耕种文化,无形中增加了吉林大米的文化厚度。
如今,以大米加工企业为核心,吉林大米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企业向下整合资源,建立基地,向上拓宽渠道,建设网络,推动一、二、三产的有机融合,为生产中高端大米奠定了良好基础。
有了十足的底气,吉林大米在品牌打造上下功夫。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密集的广告投放,不断加强新闻宣传推介,组建吉林大米产业联盟,规范吉林大米产品质量标准,搭建电商品台,在主销区设立吉林大米直营体系……一串“组合拳”的出击,让吉林大米走出深闺,成为人们争相购买的健康美食。
吾家有参初长成
“世界人参看中国,中国人参看吉林,吉林人参看长白山。”从地理范畴的“王中王”到品牌界的“王中王”,离不开“长白山人参”七年的品牌建设之路。
2009年10月,中国吉林“长白山人参”证明商标正式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为集中打造“长白山人参”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防止品牌被抢注,长白山人参还申请注册了马德里联盟82个成员国和10个特定国的“长白山人参”国际商标。2010年,“长白山人参”品牌管理委员会成立,研究制定“长白山人参”品牌及产品管理实施细则,引领长白山人参品牌建设走向系统化、规范化。
2012年7月,通过授权特许运营商的方式,“长白山人参”逐步确立了“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市场品牌定位,启动了企业主体、政府扶持的品牌运营模式。
为让长白山人参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近年来,“长白山人参”开始四方“吆喝”,从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长白山人参”品牌推介暨参王拍卖会活动,到参加郑州、成都、福建、广州等地的农交会、广交会,再到远赴韩国、美国、新加坡参加人参大会及各类博览会,“长白山人参”的名号逐渐打响。除了走出去,吉林省还通过举办国际人参大会、“长白山人参”美食大赛活动、筹办国际人参发展论坛等方式,让世界目光聚焦“长白山人参”。
现在,“长白山人参”品牌已经“亭亭玉立”。孙振天介绍说,未来,“长白山人参”将进一步明晰品牌定位、加大品牌整合力度,理顺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完成品牌升级,让“长白山人参”早日跻身世界一流品牌之列。
养出“世界第一猪”
“做好品质把关、找准市场定位、严格控制食品安全、树立诚信品牌口碑。”在8月13的论坛上,吉林精气神有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延群,这样介绍精气神山黑猪的“世界第一猪”的品牌打造之路。
在他看来,品种好、食物好、空气好、水质好、散养好;无抗生素、无瘦肉精、口感劲道、肉味醇香。这“五好一优”成为精气神山黑猪的品牌根基。而良好的品质,得益于精气神公司在多年的经营中,始终严把种质选育关、养殖生产关、疫病控制关和物流运输关。
山黑猪品质好、营养滋补,是肉中佳品。秉持着“好产品就要投向好市场”的理念,精气神公司准确定位,将目光锁定在中高端市场,以北京为营销突破口,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新闻发布会的魄力,开启别具一格的营销之路。如今,通过组建“消费者大使”队伍、强化电视主流媒体宣传和网络新媒体宣传,精气神的市场逐年扩大,产品已进入北京、上海、福州、武汉、成都等21个城市的300多个零售终端,并在多个电商平台上销售。
作为中国山黑猪肉食品的开拓者,“精气神”还通过开发“山黑猪养殖环节质量安全数字化监管系统”,推进物联网建设从源头上保证产品品质。此外,精气神公司还向消费者承诺,食后不满意可退款,发现假货赔付十万元,在消费者心里树立诚信口碑。 |